中国航空报讯:时针指向下午5点,休息室外寒风凛冽,黄沙漫天,航空工业郑飞技术员韩文明结束了8小时的跟飞现场检查,正从停机坪朝着休息室走来。他走路有些不稳,但还是定了定身子,一边拍打着身上的尘土,一边用头和肩膀夹着记录本,嘴里不停地对身边的同事叮嘱着:“天气越恶劣,数据越珍贵,严格按照标准作业……”
只见他一边说,一边快速来到休息室的电脑前,搓了搓冻僵的双手,吃力地操作着键盘,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这鬼天气,好端端的,怎么说变就变?”调度人员说:“小韩,现场这样子,一定要格外注意数据信息,多注意线路和提示灯……”“明白!”
(资料图片)
为了确保项目完成,12月9日,郑飞挑选业务能力强、具有跟飞实战经验的7名人员成立党员突击队,承担此次跟飞保障任务。这是一支平均年龄只有26岁的团队,韩文明也只有29岁,算是“大哥”了,他工作认真负责,有着敢为人先的“拓荒牛”精神,在年轻的设计员中很有号召力,便当仁不让成为突击队长。设计筹备伊始,就突破难点、摸排风险点、制定后备方案。
今天是常规飞行,但是时长达到了8个小时,飞机俯仰、横翻、偏航等一系列动作连续进行着。进入平流层没多久,广播传来飞行员的声音:“马上进行磁补偿飞行,后舱人员做好准备。”韩文明赶紧坐稳、抓紧栏杆。说时迟那时快,飞机突然开始大幅左右摇摆起来,若是抓不住栏杆,就会从座椅上翻滚下来。接着是加速俯冲,强烈的失重让韩文明感觉心脏已经跳到了嗓子眼,血液冲向脑门,腰和屁股几乎感觉不到身体的重量。还没反应过来,飞机又开始全力拉升,几倍于体重的过载全部作用在腰腹,顿时感觉大脑严重缺血,这时他紧咬双唇,呼吸粗重,脑袋从来没有这么重过,眼珠在压力下撑着,已经有点失去意识。中间飞机平飞过渡以后又进行了两个循环后才告结束,整个过程持续了大概三十秒,韩文明感觉头晕恶心得厉害。这些过程他时常经历,但这一次他是最难受的,竟然在飞机上吐了。
开合记录第7回……第8回……韩文明还是坚持完成了全部开关验证记录。下飞机时,两腿发软,像是踩在棉花上。
回到休息室,他艰难地在电脑上输着材料,不一会儿电话响起。
“喂?你忙完了么?”韩文明的媳妇小美打来电话。
“还没有,一会儿我给你打过去。”说完他就挂了电话。
周日,上午10点,是这对小夫妻固定通话的时间。今天是周六,这个点打电话,小美思索了很久。
看着挂断的电话,小美愣了一下,这样的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只有等他忙完了,才会打来电话。
做完数据整理,已是下午6点半,韩文明扒拉了两口饭,把电话打了过去。
“今天是星期六,我本不想给你打的。”
今天是星期六?他和一起工作的同事们都经常会忘记时间,在这里,星期几没有区别。
“我不知道今天星期几!怎么了?”
“你不会是哪儿不舒服吧?怎么今天声音这么累?”她问。
“什么不舒服?没有的事……”他急切地打断她。
“喂?你在听么?”韩文明问,声音缓和。
“喂!我在听呢!”“怎么今天突然打电话,家里怎么了?还好吧?”
“我挺好的,今天买了新的裙子,你也看不到;吃到特别难吃的东西,一定等你回来吃;孩子想你了,哭着要爸爸。”小美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哦,难吃的就等我回来,呵呵。就回来了,过几天就回来。”
过几天就回来,也许是韩文明和他的同事们最经常给家人说的话。
在这里,他和身旁密切合作的战友,都在为同一个目标奋斗着,在这里吃过的沙、晒破的皮、淋过的雨、熬过的寂寞从不会告诉家人,到嘴的苦全都在电话的停顿中融化。
他和她的电话总有很多这样的沉默,他的心里会有许多潜台词:某年某月某日,也许这是个值得纪念的傍晚。一个胜利的消息会让这里所有的同志都兴奋起来,他不能告诉她。他只能跟她分享晚霞,但在心里已经大声告诉了她——“我是见证这一时刻的第一人!是站在这里的航空人!”
也许还有些许懊恼:比如今天工作遇到了瓶颈,他也无法告诉她,因为又有几个不眠的夜等着他去熬。
小美也同样不能告诉他:孩子生病了,发高烧到41度,已经3天不退,精神头都没了,医生让住院,因为害怕是心肌炎。父母急得很,她两头安慰、两头跑,这些担忧也不能告诉他。因为远在千里之外,只能说“家里都好”。
她是贤内助,也是支持他的最佳后援团。
“我有好多话想对你说。”他总是说。“我知道!”小美也总是说。“可是,我离你有点远……家里只有你,有什么事得等我回去。”
“我知道!我知道!”她说。“是有点远……”他回答。“我虽然不知道你在哪里,不知道你要去哪里,不知道你正在做什么,而明天又有怎样的任务,但我能想着你看到的晚霞一定非常非常的火红,知道你的心,一定在一个辽阔的地方……也知道所有的困难都会得到解决。”
“咳咳……”韩文明有点脸红地咳嗽。“我过几天一定会回去的。”
“好的,那就这样吧。我挂了。”小美挂断了电话。
韩文明转头跟身边的队友说:“特殊天气,我们多盯一眼,多跟一趟,数据就拿到手了,不然也睡不踏实。”
漫天黄沙中,4个年轻的身影若隐若现,他们迎着风沙走向停机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