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客机的首次投入商业运行非常重要,是获得市场满意度的关键,飞机制造商为获得首秀成功,一般会选择知名品牌航空公司作为其首家用户,并在早期的机型研制时,采纳首家用户的意见和建议,为该机型快速商业化提供帮助。中国东航作为C919飞机的首家用户,积极参与C919的研制和运行符合性评估,利用自身丰富的商业运行经验,为C919的商业化运行提供了支持和帮助,极大缩短了国产飞机商业化的进程。同时,开创了国产飞机首家用户与制造商深度合作的先例,为国产大飞机打开国际市场大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就东航与商飞针对C919飞机的研制、运行符合性评估及交付运行方面的合作经验予以分享,便于行业内借鉴。
01背景介绍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单通道双发商用客机是空客A320系列和波音737系列,都有近半个世纪的商业运行经历,为保证该两款机型在首次投入商业运行的成功,都不约而同地选择过各自的首家用户,也称为领先使用航空公司,深度参与了机型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运行评估和前期交付,确保飞机投入运行后的操作性、维护性、功能可靠性及乘客满意度方面与航空公司高效融合,以缩短商业成功的周期。例如,法航于1988年3月接收了首架空客A320飞机,汉莎航空于1967年12月接收了首架波音737飞机。
(相关资料图)
中国商飞作为国产首款单通道双发商用客机C919的制造商,也同样选择了中国东航作为C919的首家用户,共同经历了设计研发、生产制造、运行评估和前期交付阶段,如图1所示,确保 了C919飞机投入交付后的操作性、维护性、功能可靠性及乘客满意度方面与东航现有运行体系的融合度,为商业运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图1 东航参与C919飞机项目的各个阶段的示意图
C919中型客机,全称COMACC919,是中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民用飞机。一般而言,首款民航客机在投入商业运行前,需经过机型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运行符合性评估及交付运行等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按照民航法规的要求,向民航主管当局证明其符合性,并获得民航当局的批准和认证,才可以交付使用。如果从事正式的商业运行,还需要航空公司保障飞机的商业运行的运行体系获得民航当局的补充型号认证批准,才可以从事商业运行。
C919飞机在中国商飞成立后的2008年开始设计研发,2017年5月实现首飞;2022年9月29日获得中国民航局对机型的型号批准后颁发型号合格证 (TC);2022年11月29日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生产许可证(PC),以及民航局对机型运行符合性的批准(AEG);2022年12月9日首架飞机获得民航局颁发的标准适航证(AC)并在当天交付东航。但东航还需要获得对该机型的商业运行的型号合格批准和航线维修能力认证,才可以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02驾驶舱评估和维修性评估先行一步
在C919飞机的设计研发过程中,结构设计和系统集成/布局至关重要,会直接影响飞机操作的便利性和维修的可行性,驾驶舱布局的合理性体现了操作的人机一体化,减少操作的人为因素带来的安全影响。用户的飞行机组参与到驾驶舱的主动性评估,是保证飞机持续安全、持续运营的关键因素。同时维修便利和可接近性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航空公司的维修便利性、维修安全性和维修成本。作为首家用户,2017年8月东航派出多名飞行员和维修人员,以多年的空客/波音飞机使用和维护经验为基础,与商飞设计团队一起对C919飞机正在集成的系统维修布局和驾驶舱显示/操作系统的布局,从可维修性和可操作性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从而在C919飞机的设计改进方面,提高驾驶舱布局的人性化和飞机维修系统的可接近性,确保交付后的飞行安全和持续适航性。
针对C919飞机驾驶舱中央操纵台、头顶操作面板、可视平台、侧向操作台等多个驾驶舱布局的合理性进行评估,如图2所示,共发现操作手轮、主显示屏的警告信息等多个不合理性问题。通过改进不断优化,目前基本上已经满足了操作要求,极大地改善了C919飞机的驾驶舱可操作性,为C919后续飞行的安全性和操作性,奠定了安全适航的基础。
图2 驾驶舱评估的情况及改进前后的示意图
针对C919飞机关键维修区域的布局和维护性评估,东航提出了多项改进措施。例如氧气瓶安装区域、起落架舱门地面维护开关安装位置及逻辑、吊架导线布局等多个安全隐患,通过改进设计已得以消除。这些问题经过反复研讨,不断改进,目前已经满足了维修性要求,极大地改善了C919飞机的可维修性和适航安全性。
03以航空公司监造经验促进制造工艺质量控制提升
C919的生产制造是飞机制造商根据已经批准的设计方案,生产定型后单架机制造生产的全过程,直到飞机下线成为产品。东航作为首家用户,派出飞机监造组,全程参与飞机的制造过程。一是对于设计阶段提出的改进意见,核查在飞机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落实情况;二是对于按照图纸制造和装配中的偏差项目,也称为制造偏差(concession)项目,依据后续的可维修性和可操作性方面提出改进意见,并核查落实情况;三是参与机身对接、系统安装的测试,监查对接的精确性、系统安装测试的完整性,残存的油污、加工的金属碎屑、清洁抹布及工具残片的清理程度,并提出工艺和工序上的改进意见。
04以AEG为抓手精心打磨持续适航文件体系
飞机运行符合性评审(AEG)作为航空器设计、制造到使用、维修的桥梁,由民航局主导,成立飞行标准委员会、飞行运行评估委员会和维修性评估委员会,通过对驾驶舱可操作性评估,对制造商制定的飞行员训练大纲、机组操作手册及飞行手册进行批准;通过对制造商编写的最低设备清单的建议进行评估,批准制造商为飞机放行编写的主最低设备清单;通过对维修政策和维修人员的培训手册进行评估,批准维修审查委员会报告和维修培训大纲,最终以AEG报告批准的形式,认可飞机运行所需的各类飞行运行和维护手册,达到飞机运行符合性认可的目的。东航派出机务维修人员和飞行员,主动参与飞机运行的符合性评估,一方面参与各类手册的编写;另一方面通过现场试验机的维护和模拟机的操作,验证各类手册和培训大纲的符合性,以满足C919飞机投入运行后的手册程序与实际的一致性。
图3 维修性评估的情况
05以验证试飞为契机磨合运行支持体系
C919的交付过程是在单架飞机交给东航前,由东航向中国民航局申请注册和获取单机标准适航证的过程。在交付前的一个月,东航的接机团组已经进驻商飞制造基地,双方密切合作,完成飞机交付前的适航性检查和申请资料的完善,经过细致的核查和飞机实际验证,完成了飞机注册和适航证申请所需的资料准备,顺利完成了飞机交付和取证。
2022年12月9日,首架机交付后,商飞的设计部门、制造生产基地、快速响应中心和客服中心抽调了40多人组成的C919运行支持团队,与东航的飞行客舱机组、机务维修、运控控制和地面服务组成的C919运行团队,在位于东航主运行基地的虹桥机场,设立联合办公场所,对于每天航线维修、飞行运行和地面勤务预演中发现的问题,通过每日/周例会的方式快速解决,这种方式是双方的团队首创现场联合支持国产机的运行模式,实现了双方集团公司团结协作响应快速、高效解决问题的新探索。同时,为确保发现解决问题记录的持续可跟踪性,发挥双方支持体系的高度融合度,针对每日发现的问题和建议措施,东航在商飞提供的客户网络上提出服务需求(SR),商飞的运行支持团队评估后,以服务信函(SL)或者临时技术出版物修订(TR)的形式予以回复,依据商飞信息系统发布的技术文件,东航在自己的运行体系的信息系统中建立运行生产指令及跟踪任务,持续跟踪落实。这也是不同运行支持体系首次联合并经过实践磨合后证明最有效的途径。
接下来,C919飞机的100小时验证飞行,是通过实地模拟航班运行和保障,全面检验东航各系统为迎接C919飞机商业运行所开展的准备是否可靠,能否向旅客提供安全舒适的国产大飞机航程,以此为即将开启的商业运行完成最后冲刺。在C919完成航线验证飞行后,局方将对验证结果进行审定和检查,确认东航具备安全运行C919飞机能力之后,将颁发相应的运营许可。
06结束语
此次C919飞机的全球首家实践,是东航作为国内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首次以首家用户的身份,与国产飞机制造商通力合作,从设计研发、生产制造、运行评估和交付使用全过程的首次尝试,双方在整个过程中,制定“一张清单,一个计划,同题共答”,实现了全过程的无缝衔接,为后续机型的首家客户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接下来,在首架机交付后的运行中,双方将合作收集对C919的系统布局、导线/管路布局以及附件安装使用的数据,提出合理化的改进建议,不断优化飞机的可维修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提高C919飞机的适航性、安全性;合作发展C919系统和部件的国产替代品,进一步降低维修和使用成本,并逐步摆脱对国外供应商的依赖,支持国产配套产业化的建设,为C919飞机及系列的国产飞机产品实现真正的国产化做出应有的贡献;在商业运行中,不断搜集乘客对C919飞机体验方面的数据,进一步优化客舱的设备设施,提升客舱服务品质,为国产商用飞机树立高端品牌提供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