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底,美国一家名为OpenAI的人工智能(AI)研究公司推出ChatGPT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后,这款机器人在全球社交平台火爆,与人频繁交流互动。之后还不到4个月,2023年3月15日,OpenAI又推出GPT-4多模态大语言模型。
(资料图片)
据OpenAI称,GPT-4是一个多模态大型语言模型,是AI机器人深度学习的最新成果,具备强大的识图、扩写、创造等方面能力,例如,生成歌词、创意文本等,并实现风格变化。它参加了多种基准考试,例如美国律师资格考试Uniform Bar Exam、法学院入学考试LSAT、“美国高考”SAT数学部分和证据性阅读与写作部分考试等。在这些测试中,GPT-4得分高于88%的人类应试者。不过OpenAI也承认,GPT-4是其模型“最有能力且最符合”人类价值观和意图的模型,但“它仍然存在缺陷”,如它会产生不准确或不相关的答案、不会从经验中学习等。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让它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世界各国纷纷将AI研究融入军事领域,AI参与的战争场景已经崭露头角。
2020年3月,一架“卡古”-2军用无人机在利比亚的武装冲突中,以自主模式杀死了一名哈利法·哈夫塔尔领导的利比亚国民军的成员,当时其正在的黎波里与利比亚的政府军作战。
英国《新科学家》杂志引用联合国的一项调查研究撰文报道称,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个记录在案的自主攻击案例,当时这架无人机是在没有人为命令的情况下自主攻击的。直到2021年6月,俄罗斯卫星社网站才将其公诸于世。这架无人机是由土耳其生产,当时以“高效的自主模式”运转,也就是说,它被编程去攻击目标,而无需操作员的指令。
1910年,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在他的科幻小说中,根据Robota和Robotnik联想提出了“机器人”概念。所谓机器人,就是自动控制的机器(英文Robot),包括一切模拟人类行为或思想与模拟其他生物的机械。
目前,一些人工智能机器人已经具有较高智能水平。2015年,一组旨在测试一些AI系统和人类智商之间的胜负关系的试验表明,AI机器人的智力已经达到了4岁儿童的水平,也就是说相当于幼儿园的娃娃。
2022年9月,一位年轻人用Al绘画工具Midjourney生成的作品《太空歌剧院》,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博览会的美术比赛中获得大奖,获奖类别是“数字艺术/数字修饰照片”组第一名。
阿尔法围棋计算思维能力虽然比不上人类大脑,但是研究者们把最新算法植入阿尔法体内,并对其“深度学习”进行培训和指导练习,竟然能与人类就在实战中击败了人类对手,震惊了世界。此后,又在首尔第一场巅峰对决中击败围棋高手韩国人李世乭。
科幻电影《绝密飞行》,讲述两名顶尖出色的飞行员训练一架无人驾驶飞机AI飞行员“铁蛋”。然而,在完成一次飞行任务中“铁蛋”意外被闪电击中后拥有了情感自主性。在随后的任务中,总部考虑打算放弃任务,岂料“铁蛋”突然飞离编队,将钻地炸弹投入了敌人的核武器库,造成一场前所未有的核灾难。在这危急关头,总部一看事情不对就立即下令必须摧毁“铁蛋”,于是一场人机追逐战展开了,人类飞行员完全不是它对手。
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被运用于军事领域,必然催生作战机器人。作战机器人就是战场杀人机器,如实战部署的人为控制操作的机器人、无人机、巡飞弹,还离不开操作员启动,属于半自主机器人。
如今,科幻电影《绝密飞行》演变为现实版,现在AI飞行员具备创造性的快速“思考”能力。2020年美国空军组织5次模拟空战中人工智能击败了顶尖的F-16战斗机飞行员,而其中一次AI战斗机在向对手开火之前会翻转过来,而这是许多人类飞行员做不到的。
随着AI在武器装备研发领域中的广泛运用,无人系统中的智能含量越来越高,并且近年来又经历实战的洗礼,逐步实现由人为控制向人机交互、自主攻防作战发展。
从2015年12月俄军在叙利亚战场上使用陆战机器人,到2020年1月美军使用无人机杀死伊朗指挥官卡西姆·苏莱马尼,再到2020年底纳卡地区战斗冲突,无不证明无人系统正向自主作战发展。
自主战场机器人,具有类似于人的简单的思维智慧、感知认知、看懂听懂、分析判断、自主决策的能力,能够帮助人类高效地完成“看”“听”“写”等相关工作,既可按照人为控制程序行动,也可在没有人为命令的情况下进行自主决策。俄军在叙利亚战场上首次以建制形式投入机器人部队,并在世界首次作战中一战成名,20分钟阵地攻坚战中就一举攻下俄军士兵难以攻下的高地,取得零伤亡毙敌77人战绩。
2021年2月,俄媒首次公开披露沙漠涂装的“猎户座”无人机向地面恐怖分子目标设施进行自主精确打击的场景。2021年,俄罗斯完成“标识器”作战机器人的研发和测试工作。按照规划,“标识器”作战机器人上可以同时安装2套武器系统,包括各种搭配的轻武器(机枪)、榴弹发射器、自动榴弹发射器以及无人机等装备。作战中,操作手只需要发布目标指示,而机器人就会根据地形类型自行决定如何选择机动路线、如何抵近目标、如何越过障碍,现场选定并使用最合适的武器,抓住有利战机,对目标实现独立自主攻击。
美国的机器人“哨兵”,能说300个单词,能测出声、火、烟、风等异常物体有关数据,并对可疑目标能发出口令,如果目标答错口令,“哨兵”会迅速、准确地开枪射击。2021年6月初,美海军水面开发第1中队远程操控美军“幽灵舰队”试验项目的第二艘“流浪者”号无人水面舰艇,由墨西哥湾海域穿航通过巴拿马运河,进入太平洋海域,其中98%的航行处于自主航行模式。美海军无人驾驶军舰“海猎号”已顺利完成首次试航,可航行数千英里,无需船上人员操控。美海军未来的F/A-XX第六代战机将作为海军在未来航母行动中有人和无人机组的“四分卫”(美式橄榄球比赛中的场上指挥者)参加战斗,充分利用有人/无人机组提供更大的杀伤力和生存能力。随着MQ-25A“黄貂鱼”舰载无人加油机的引入,首批MQ-25A无人机将于2026年部署到“西奥多·罗斯福”号航空母舰上,届时作战半径理论上将有所扩大。
俄乌冲突再一次激发美国、俄罗斯和欧盟等国在自主武器系统上的投资,正在将世界带入一场代价高昂且影响局势稳定的新军备竞赛。北约于2022年10月13日发布了一项相关的实施计划,旨在保持该联盟在“杀手机器人”方面的“技术优势”。据报道,一项美国国防部媒体的消息证实,美国军方正在加强对自主武器的开发和使用。这项更新令于2023年1月25日发布,是10年来该部门首次关注人工智能(AI)自主武器。2023年2月,一家主要的俄罗斯制造商宣布计划开发其“标记”战斗机器人的新战斗版本,这是一种无人驾驶的地面车辆,为的是增强俄军在乌克兰的现有力量。俄军部署在乌克兰的所谓的“无人机猎人”,可以全天候跟踪来袭的无人机并使其失效,它不需要操作员干预,且速度比人为控制的武器系统快,将使俄军士兵远离战场,从而使他们免受伤害。它们还将以超人的速度做出军事决策,从而从根本上提高防御能力。
在不久将来,随着人工智能在“深度学习”上的深入、对大数据的处理速度已经得到实践检验,并不断被运用于军事领域,使军事指挥员把越来越多的指挥权、决策权交给人工智能新算法。当机器人智能大脑向人类智慧大脑逐渐演进,必将突破人们的军事想象力边界,有朝一日智能大脑必将替代人类脑力具有超过人类智慧的能力并不是天方夜谭。届时,人工智能比核战争对人类构成了更大的危险,机器已经能够在没有人类干预的情况下自动选择和打击目标,将有可能把人类置于灾难边缘。此外,即将在全球展开的新一轮智能技术竞赛,必将促进机器人深度学习、深度思维、深度思考、深度判断,到那时“终结者”时代真的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