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产品没有问题!”技术总师卢勇生自信地说道,该项目是新年以来开展的首次外场保障工作,研究所驻外场技术保障人员王峰在试验现场密切关注着自家产品的动态。
(资料图片)
“还是显示未离梁”,随着机务人员第三次报出了同样的结果,王峰也跟在场的其他工作人员一样皱紧了眉头。
这次地面投放试验共3次,每次都是正常分离,机上却一直显示“未离梁”,到底问题出在了哪里呢?
王峰在现场尽自己所能认真检查了一遍,“没有发现问题,但是慎重起见,还是得先找找自己的问题”,抱着这样的态度,他立刻联系了项目主管及研究所领导。
公司对此高度重视,项目技术总师卢勇生连夜赶往外场,公司内外相关技术人员第一时间成立了排故专项团队。项目技术总师及时反馈现场情况,并对人员进行统一调度;外场保障人员负责对故障现象、可能需要的参数数据、产品情况进行收集汇总;留在公司的技术人员则对可能出现的故障原因进行一一梳理,并制定相应的排查方案。
王峰拿到排查方案后,立刻对产品又进行了逐项排查。排查步骤虽然不多,但每一项都需要细致、缓慢开展。“一项排除!二项排除!······”随着排查方案一项一项完成,王峰的心也从刚开始的“咚咚”直跳,逐渐变得平稳了下来。
“最后一项了。”经过线路测量比对,最后一项也顺利完成。经过复核排查方案,一致确认产品符合技术状态要求,大家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了,“我们的产品没有问题!”,技术总师卢勇生更显自信地说道。
以最快速度、最先完成故障自查自纠后,依照可能出现的故障点,紧接着又立刻配合主机和其他相关单位对可能导致故障现象的其他部位进行了排查,最终确定了故障点。
历时半个多月,研究所驻外场技术保障人员配合主机圆满完成产品外场保障任务,验证了自家产品的可靠性。
从刚开始的问题自查自纠到后来的联合排故,大家的心态也从忧心忡忡变成了泰然处之,这心态的不同,归根结底还是源于自家产品的质量过硬。
正是高质量的产品,让同事们在外场上、在客户面前,能够信心更足、更有底气,也更加有尊严地为祖国航空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