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战斗机的舱盖就像汽车的车门一样,可以开启供乘客出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的大多数汽车车门采用的都是常规的直拉门或侧滑门,跑车上多采用剪刀门、鸥翼门,等等。那么战斗机的舱盖又有哪些打开方式呢?
人类的第一架飞机“飞行者一号”结构简单,飞机的座舱是一个完全暴露在空气中的座椅,简单的座椅视野非常通透。
随着技术的进步,飞机的速度在二战前就超过了每小时500千米,这远远超过了17级大风的速度,飞行员暴露在空气中肯定是受不了,于是则出现了全封闭座舱。
我们把战斗机舱盖的开启方式分为:后滑式、侧翻式、后翻式和前翻式。
早期战斗机飞行高度低,后三点式起落架导致视野很差,飞行员经常开着舱盖飞行,后滑式舱盖由此应运而生。如P-40战机后滑式舱盖结构比较简单,技术难度小,对材料要求不高,驾驶员只要用手就可以很方便地开启舱盖。
侧翻式舱盖如我国研制生产的“枭龙”双座战斗机,它的优势在于侧面打开空间大、便于飞行员出入。侧翻式舱盖多为右侧铰链连接开启,动力有人力、液压、冷气。其结构相对简单比较容易实现,多用于串列式双座战斗机。
后翻式和前翻式舱盖主要应用于一体式水泡形整体舱盖上。如我国的歼10战斗机则是后翻式打开方式。这种舱盖框架很少甚至是无框架、气动阻力小、飞行员视野好。但是结构复杂,技术难度也较大,对材料要求也比较高。早期采用液压或冷气作动力,现在的主流战机上则以电动为主。
采用前翻式舱盖的飞机大多是因为舱盖后面空间不足。如F-35就是因为后面的升力风扇占用了空间,所以只能把开闭座舱盖的结构放在前面。
选择什么样的舱盖开启方式往往取决于设计需求:要看飞行员进入座舱是否方便,舱盖应具有良好的气动特性,是否易于敷设机械开启系统,布置机械驱动装置,总体来说,就是要求操控简单,使用维护方便。
随着航空工业的发展,舱盖设计逐步向一体化无框气泡式方向发展,开启方式也更加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