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直升机以对起降场地的要求较低、能够“直上直下”而著称,并因此在运用灵活性方面具有普通固定翼飞机无法比拟的优势。
但不管是全重不到1吨、只能载2到4人上天的小型通航直升机,还是能一口气拉一个排、飞几百公里远的军用运输直升机,甚至世界上个头最大、载荷能力堪比中型固定翼运输机的直升机米-26,采用的居然都是靠人手推拉的机械门,而基本都没有在汽车上都已经相当普及的电动门设计。
(相关资料图)
这造价动不动就高达几千万的直升机,为什么连电动舱门都配不上呢?
事实上,不仅是直升机,大多数航空器舱门都采用了人力开关的机械设计。当然也有例外的,如果是大型运输机的尾舱门,或者轰炸机的投弹舱门,指望人力开关确实不太现实,可能还会伤到人。但是用于人员上下的舱门基本都是“仅供手动”,尤其是民航客机,也是徒手开关门的。
给航空器安上手动开关舱门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公认最重要的一个是:安全。
固定翼飞机也好,直升机也罢,只要飞在天上,意外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就客观存在。现代航空工程师们对于这点也有着深刻的认识,因此给飞机留下了充足的设计冗余,除非遇到空中解体或者直接撞山之类的极端情况,否则飞行员还是有很大机会能控制住座机,并且坚持到机场,或者在其他合适环境下进行迫降。
然而,迫降只是第一步,机上人员的顺利疏散才是关键。
迫降毕竟不同于正常降落,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起火、机身变形乃至断裂等二次伤害,对于本身稳定性较差的直升机来说则更是如此。
在这种情况下,直升机的发动机、辅助动力单元、蓄电池等部件,都可能面临着失效,这时,如果使用的是电动舱门就很可能贻误飞行员的逃生机会,后果不堪设想。
说到底,对于包括直升机在内的各种航空器舱门,各国适航认证中的要求其实都很简单,总结起来就是打得开、关得紧、气密性好、相对结实。
而要实现这4点,并不一定需要采用电动。相比之下,机械舱门技术成熟且原理简单,无论是从工程领域避免差错的考虑,还是基于生产厂商控制成本的角度上来说,都是相对合理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