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UAC)宣布旗下米格公司和苏霍伊公司正式合并为一家公司。
此举是俄罗斯国防航空工业长期推进重组、整合计划的最新举措,也是俄罗斯对UAC改革重组的关键步骤。改革后,米格和苏霍伊两个公司的独立品牌仍会保留。UAC将直接管理航空产品的设计和生产。
此次合并,距离2006年俄罗斯正式启动国内航空工业体系整合已经过去了16年。而从苏联解体至今,由于资源短缺、技术制裁和组织问题等方面的固有桎梏,俄罗斯航空工在具体推进研发和生产工作方面,一直遭遇着巨大的阻力。
苏霍伊航空集团与米格航空器集团的标志
历经16年的正式合并
对于关注国际航空产业链的读者来说,米格公司和苏霍伊公司的合并并不令人意外。
俄罗斯早在2006年就启动了航空工业体系的整合,并将米格、苏霍伊、伊柳申、图波列夫、喀山等多家航空企业都整合到了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UAC)旗下。
整合的目的很明显:希望借机优化航空器研发、生产、市场运营等资源,剔除不必要的冗余管理层级,重组和强化俄罗斯航空工业的拳头品牌。在整合过程中,俄罗斯参照了欧美大型航空集团的生产及管理模式,整合了各家企业内部曾高度独立运作的研发人员,并对管理层人员进行了筛选重组。
2017年,时任俄罗斯工业和贸易部长丹尼斯·曼图罗夫首次公开提出合并苏霍伊公司和米格公司的想法:“虽然这两家制造商一直隶属于UAC,都被置于‘保护伞’下,但UAC成立的目的是将俄罗斯军事航空工业整合在一个实体下。”
但实际的合并方案直到2022年1月才获得UAC董事会和公司股东的批准。
悠久历史造就知名品牌
米格公司和苏霍伊公司是历史悠久的飞机研发与制造商,两家企业都起源于二战前苏联的飞机设计局。
苏霍伊设计局于1939年成立。创始人帕维尔·奥西波维奇·苏霍伊在担任总设计师的30年间,主导和参与设计了50多型飞机。
苏联解体后,苏霍伊设计局与位于新西伯利亚的航空产品联合体、位于阿穆尔河畔共青城的航空产品联合体,以及位于伊尔库茨克的航空公司合并组成苏霍伊航空集团。
2006年2月,苏霍伊集团与俄罗斯其他主要航空、航天设计或者制造公司合并成立联合航空制造公司。
2007年,苏霍伊公司推出了俄罗斯首架现代支线客机SSJ100,并在2008年5月19日完成首飞。苏霍伊还开发了俄罗斯的首款第五代战斗机苏-57。
SSJ100
苏-57
与苏霍伊设计局一样,米格设计局也创立于1939年。
米格设计局是由飞机设计师米高扬和格列维奇所共同创立的,全名叫做“米高扬-古列维奇设计局”,简称为米格设计局。
(资料图片)
1976年古列维奇离世后改名米高扬设计局,而“米格”也成为该机构私有化后的新名称。
虽然米格系列战斗机从初代到米格-35从未断代,但从米格-29开始,由于其产品定位的失误加上苏联解体影响,米格系列开始走“下坡路”。虽然后来拿出了改进方案,推出了升级的米格-35,但在与苏霍伊的竞争中依然略逊一筹。
米格-29
米格-35
苏联解体后的挑战
尽管这两个设计局在飞机研发方面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和方向,但苏联解体后,米格公司和苏霍伊公司都遇到了重大挑战。
对于米格来说,在苏联解体之后,米格公司就一直未能赢得重大设计竞标或出口项目,这大大限制了目前米格公司能够支配的研发和生产资源。
而苏霍伊公司也不是那么一帆风顺,在苏-57战斗机等先进航空装备项目的开发上,苏霍伊也难逃俄罗斯航空工业的桎梏:因管理问题,苏-57一直缺乏必需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批生产水平一直未能获得提升。
在民机方面,苏霍伊研发的SS-J100也并非一帆风顺,几次严重的民航事故阻碍了SSJ100向海外大规模出口的愿景。而今,在俄乌冲突背景下,欧美又对俄罗斯民机产业实施了严酷的制裁,这也迫使俄罗斯民机产业开始加快国产化进程。
对俄罗斯而言,未来航空工业的发展形势正在变得更加严峻。而在这样的历史节点,俄罗斯持续推动对航空工业体系的整合重组,有利于更好的稳定军、民机项目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加强重点项目的推进。从国际市场的拓展上,通过整合,也可以更好的提升俄罗斯现有多个拳头品牌的销售、维护和客户服务等工作。
凡事都有两面性,米格公司和苏霍伊公司的合并,也可能导致俄罗斯军用航空产业缺乏竞争机制。因此此举会对俄罗斯军用航空产业产生怎样的长期影响,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