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清晨,纳金山垭口的风将经幡上的祝福一直吹向拉萨河边,零星野花带着露水陪伴着不远处一架蓝白相间的AC312E直升机。中国飞龙机组成员戏称自己是“塞外雄鹰”,内蒙古草原的雄鹰、帕米尔高原的雄鹰和飞越喜马拉雅山的雄鹰,在我看来他们更像开在西藏的小红花,坚韧而美丽。
飞进云上达孜
我只知道在西藏有天上阿里,却少有人听闻还有一个地方叫云上达孜。“这是国产AC312E直升机第一次在海拔3660米或更高的地方执行飞行任务。”机长陈甲申调整着氧气面罩说道。2023年初,中国飞龙2名飞行员2名机务组成高高原机组,正式启动AC312E直升机在西藏的飞行工作。“本次飞行主要以拉萨及周边地区的应急救援任务为主,同时积累国产民用直升机在高高原运行的经验。”陈甲申一边向机舱后面调整氧气的张搏洋比了一个OK的手势一边说道。直升机在高高原运行既是对直升机性能全方面的检验,也是对机组成员技术的严峻考验,为此在任务之初中国飞龙花费大量的时间对飞机的性能、包线等各项指标进行评测,以海拔3660米的拉萨市达孜区为起点,逐步向日喀则市、定日县呈阶梯状延伸飞行作业。“在达孜飞行,我们只能死死地盯着飞机的仪表和导航仪,以至于错过太多窗外的风景。”机长李大勇输入好坐标后说。为了保证飞行安全顺利,中国飞龙配备该机型飞行400小时以上的双机长及经验丰富的地勤人员。2月份拉萨的低温刚刚好弥补高高原发动机大功率过热的现象,这也是开飞的最佳时机,旋翼开始转动,氧气面罩带好,蓝白的直升机穿行在蓝天雪山之间。
为“吉祥鸟”做高原体检
“在高高原运行,我们会重点对直升机的升力系统进行检查,”机务张搏洋打开飞机整流罩说,“每次飞行前后我们都要对飞机进行仔细地检查,比如连轴节。”他解释道,连轴节就像人的关节一样,它虽然小但作用大,如果它出现问题则无法将发动机的动力进行传导。在高高原飞行时为了产生足够的升力,发动机会加大传输功率,在长期大功率载荷下存在连轴节疲劳的风险,每次航前航后检查时张搏洋都要爬上爬下,仔仔细细地检查每处各个系统。正当张搏洋检查时,他的搭档特设师朱朝文正拿着单卡认真进行通电检查。如果把飞机的机械系统比作人的骨骼,那么特设系统就如同人的神经,发动机的性能参数和罗盘是朱朝文重点关注的环节。他对飞机发动机的性能参数视如珍宝,每一个数据的变化都让他很敏感,加上高高原地区的地磁对飞机存在一定的影响,每次飞行前后他都要对电子系统进行检查,用他的话说干特设最重要的就是一个“通”字,飞机上任何一个线路的接口是否牢固都是朱朝文重点关注的对象,“无论在哪里,我们中国飞龙机务的工作绝不会打折。”朱朝文收起参数本说。
生活中的小玩意儿
如果说手机是现代人的必需品,那对于高高原运行的机组来说便携式
血氧仪是等同于手机的重要物品,“每天我们不光要记录血压、心跳,还要记录血氧数值。”朱朝文整理着血氧仪,经过几个月的高原工作,机组人员养成随时测血氧的习惯,他们会根据血氧的高低来安排工作优先等级,每天早上血氧达到92%时,他们会选择给直升机加油工作。虽然油料车距离直升机只有短短的10米,但在海拔3660米的高原,张搏洋拖着巨大的油管缓慢地移动,每次加油后血氧浓度直接降到82%,此时的他拿起氧气面罩大口地吸氧。“机务老师傅自从来到这,血压一直没有降过,血氧一直没升过。”陈甲申说,每天机组最大的乐子就是轮流检测血氧,如果谁的血氧低了,便会遭到其他机组人员“边上歇着去吧”的关心。
五月份的达孜,山上已初见新绿,阳光洒下,机组成员他们心念之内是飞行,心念之外只有白云雪山,他们的四张小红脸好像四朵小红花,开放在清澈拉萨河边,开放在飘落龙达的高高原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