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国航空报讯:今年已是罗阳离开的第十个年头,一切仿佛还在昨日,所谓“时光似箭,日月如梭”,亦不过如此。
10年前,2012年末是我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节点,那年面临毕业的我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论文、答辩、招聘的压力扑面而来。
11月23日,由罗阳担任研制现场总指挥的歼15舰载机成功着舰。正当大家欢欣鼓舞时,噩耗传来,罗阳倒在了坚守多年的工作岗位上。作为北航的杰出校友,校内很多学生自发组织悼念活动,我知道了他的事迹。罗阳的一生就是航空报国的一生,30多年他将全部的精力和智慧都奉献在祖
国的航空事业上,直至生命最后一刻,用行动践行了航空报国使命,为航空工业的后来者们树立了榜样。
歼15首飞的成功和罗阳的事迹,点燃了胸中的热血与豪情,促使我最终做出了选择,投身祖国的航空事业。2013年,循着他的足迹,我选择了航空工业一飞院。在一飞院强度所各位老师的帮助下,我逐渐融入了工作环境,掌握了工程研制流程。入职恰逢型号立项,这是被首长评价为研制难度最大、载荷最复杂、交联关系最密集的项目。在复杂的起降环境下,现有设计手段和规范无法覆盖全部应用场景,飞机载荷设计面临“无标可依”的困境。面对型号研制的技术瓶颈,青年们不畏艰险、迎难而上,誓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团队以飞机典型使用工况为切入点,从刚体动力学模型仿真,到弹性动力学模型分析;从起降实测统计数据确定载荷工况,再到全机落震试验验证,精确预计了该型机在起降环境载荷分布,解决了该重点型号载荷输入问题。
型号的成功也让我掌握了看家本领,成为技术骨干。在型号攻坚的过程中,“信念坚定、矢志不渝、攻坚克难、恪尽职守”的罗阳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不懈前进的精神力量,航空报国的理想信念在青年们的身上熠熠闪光。最终,在零经验、零基础、零参考的情况下,我们成功在一片荆棘之中开辟了新的研究道路,填补了国内外技术空白,显著提升了我国飞机起降动载荷设计和试验水平。领域内专家一致认为经过团队多年攻坚,形成的动载荷设计体系创新性强,技术难度大,取得了多项技术创新和关键技术的突破,填补了国内外技术空白,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2020年后,我转战无人运输机方向。面对无人运输机这个方兴未艾的广阔市场,民机所作为院内大型无人运输机产业化的排头兵,面对着极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及早抢占市场高地,所内组织成立了罗阳青年突击队来攻关TP系列无人机研制工作。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大家充分发挥了青年人顾全大局、敢于吃苦、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精神。与团队协力完成了总体、结构、强度、系统、标材等专业多轮次的设计迭代工作,成功推动项目通过了技术方案评审。同时,积极对接民航局审定方需求,落实每一次的交流意见,为大型无人运输机项目争取到了局方支持。2022年6月18日,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TP500 一飞冲天,26分钟之后飞机缓缓降落在跑道上,完美完成首飞秀。
罗阳青年突击队成立不到两年的时间,我们取得一型机首飞,两型机通过总体技术方案评审的成绩,也创造了一飞院有史以来最快的研发纪录。TP系列无人机型号的成功不仅开拓了院内无人运输机的前景,更锻炼出了一批传承罗阳精神,对党忠诚、航空报国、勇攀高峰、忘我奉献的青年骨干队伍,为以后的型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回望这十年,理想支撑着一个个懵懂的青年,在航空报国道路上熠熠闪耀。都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想航空人的诗和远方就植根在中国航空未来的发展之中。我们满怀期待,因为这个时代必会因吾辈的努力而不断改变,我们将循着先辈们的足迹,继承和发扬罗阳航空报国的理想信念,全力以赴地推动航空装备不断向前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铸就坚实的“空中长城”。